eCloooud

转帖:小林泰三的《醉步男》

前几天等车的时候,顺手在报摊拿了一本《科幻世界》译文版。以前这书在我们寝室都堆在桌上,每次急着去做一些不登大雅的事情的时候总能顺手抄起一本;现在只能自己买了……

  闲话少说,本期大篇幅刊登的两篇文章都相当值得一看。詹姆斯的长篇《事关良心》带有文风和内容一定的冷战时期色彩,作者的综合科学功底过硬,对异星球文明的描述也十分吸引人,但本文的闪光点在于从宗教和道德的角度出发的探讨——以及发人深省的悲剧结尾。这样一篇经典的文章,只是匆匆浏览了一遍的我还不敢妄加评论;今天要说的是另一篇,小林泰三的《醉步男》。

 

  有一个好的idea,就可以写出一篇经典的科幻文章,如阿西莫夫的《我,机器人》,如特德·蒋的《你一生的故事》。如果有几个好的idea,就可以写出一篇吸引人的长篇,如弗罗文奇的《天渊》就包括了一个物理宇宙设定,一个气候奇异的星球上的蜘蛛人文明,和一个基于商业的文明理念。如果是相互联系的一连串idea,加上足够的把握能力,那么《基地》这样的史诗作品就诞生了。
  《醉步男》就是一篇有一连串idea的作品,尽管只是一篇中篇。这与作者风格有关——与许多日本作家一样,小林善于在不大的空间内渲染诡异气氛;与选材有关——故事的“核心技术”是量子力学的时空观,这是个带有主观性且较微观的话题,重要的是理念思考而非剧情的铺张。自从量子力学诞生发展及其理念普及到一般大众以来,基于这一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学说的科幻小说也是层出不穷,薛定谔的猫成了科幻小说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;然而其中有新意有深度的文章不多,大部分只是理论的简单应用。《醉步男》一文则有更深层次上的思考。
  故事出发于日常的生活——人有时会遇到这样的事情,记得一件事情是这样的,后来却发现是另一种情况,此时一般就归咎于自己记错了——但是错的真的是记忆吗?
  测不准原理,双孔衍射试验,波粒二象性,描述了这样一种情况:粒子和波是同一种东西,本来是波的东西在我们用观察粒子的方法观察它的时候变成了粒子。薛定谔的猫把这个逻辑从微观扩充到了宏观——猫在被观察前也没有死和活之分。这就是所谓的“波函数”,在我们观察的时候,波函数发生了塌缩。这种不确定性就给因果论造成了很大的危机,因此有了平行宇宙的假说:宇宙在我们观察猫的时候分裂成了两个。平行宇宙的解释实际上很奇怪;因此小林给了另一种解释——如果错误的是因果论呢?
  时间在流动,波函数的塌缩不可逆,原因在结果之前,这些实际上是一个命题。时间是否可逆?数学上允许而“实际”上不行。时间流动的速度是一定的吗?在我们观察某个时钟的时候它是?不观察的时候呢?很明显,睡着的时候我们所感到的时间流动速度会不一样。醒着的时候,睁开眼睛,波函数不断的塌缩告诉我们时间在正向流动;闭上眼睛,我们可以“感觉”到时间流动;如果没有一切感觉,就像睡着了一样……是“意识”告诉我们时间在流动!因此小林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——时间的流动和意识的流动是一回事。
  更进一步,我们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?如果真的只是波函数,那我们所观察到的一切的缘由就只是自己的意识和观察而已,这种能力可能是为了帮我们理解世界——因为一个没有时间没有因果没有现实的世界超出了人类认知的能力。(题外话:好比说,为什么我们很难记住做过的梦?理论上是因为我们睡觉时大脑里负责记忆的部门不工作;但我觉得这很可能是为了帮助理解世界,因为如果一个人有太多关于梦的记忆,就有可能分不清关于某一件事的记忆到底是不是梦)因此,我们实际上有一种控制被感觉的时间正向连续流动的能力;也就是说,只要破坏了这种能力,那么时间就可以不连续正向的流动。
  小说中的两位主人公就是这样,用医学仪器改变了自己的大脑的某个部位而破坏了这种能力。然而手术后醒来,他们却发现时间仍然在连续流动。这是因为,虽然感知时间的功能部位被破坏了,但是还有其他的感觉可以间接的衡量事件的流动。但是,在晚上睡觉的时候,其他的功能不发生作用的时候……

  卖个大官子,不说了(实际上我也写累了,hoho)。小说之后讨论了时间的旅行,因果律和其他东西。两个主角的命运也有不同,因为丧失的能力不同。总而言之,一部看时被吸引,看完有想法的科幻小说是成功的。《醉步男》就是这样的一篇。


 
   
评论
热度(2)
eCloud即emotion cloud
即我的云心情备份

Reboot
////

没音乐会死
INFP
对什么都懒
唯独听歌不偷懒
////
但是音乐都被封了所以也别找了
只有我自己看得到